当前位置: 首页>>教学动态>>正文
聚焦信息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系列报道之二
作者:  发布时间:2014年05月30日 00:00  


“改”出来的活力

信息学院学生自习现场

信息学院学生自习现场

一组复杂的编程正在多媒体上放映,教师在讲台上面讲解,同学们时而皱眉凝神思考,时而快速低头做笔记。

老师的讲解结束后,仿真软件将刚刚讲述的内容完整清晰地展现在同学们眼前,在仿真软件的演示下,课堂突然变得活跃,台下的同学又时而舒展笑容,似乎因为刚才的疑问得到解答而豁然开朗。

这是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新增设的课程——工程实训。

“课上我们已经清晰地了解了项目内容,课后我们会在自己的电脑上生成设计,和所在的小组进行讨论交流,然后再去实验室进行具体操作。这样的教学模式对我们有着很强的吸引力。”刚上完课的2011级的段单同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令人眼前一亮的课堂设置,仅仅只是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大刀阔斧教学改革的一部分。

让学生“说得出口,动得了手”

“由于以前人才培养与工程应用结合不紧密,导致培养出的学生工程应用能力比较差,与社会需求有一定的差距。”信息学院院长张国云说,“提高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并形成自己的特色和优势,是信息学院一直努力的方向。”

如何才能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发展之路?这成为信息学院上下思考的一个重大问题。随着学科建设工作的推进,各种平台和资源逐渐丰富,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在此基础上首先进行全面的教改与课改。

2010年,信息学院申请并成立了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综合实验区,围绕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实施以“工程能力”培养为主线、以产学研结合和校企联合培养为主要手段,以三个“3+1”结构为培养特色的人才培养创新模式,将通识教育、学科教育、专业课三个平台与实践与创新教学体系相结合,又在实践上进行基础实践、专业实践、工程实践和一个职业认证,通过在校三年和校企合作一年的培养,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

信息学院副院长李宏民表示,前三年要让学生在校内课堂和实验室打好基础,第四年就会根据实际情况结合产权课题、导师课题和企业项目等多种形式联合培养学生,把学生送出去或者把企业项目带进来。他强调,“重点是让学生真正学到东西,觉得自己学到的内容与实际情况是相符的,与未来的工作就业是契合的。”

紧扣该模式,信息学院从实际出发,将教学与实际紧密相连,致力于让工程化教学深入到学生学习的每个环节。

“培养工程应用型人才,是我们在教学中一直努力的方向”,李宏民强调。在这个改革目标下,信息学院在教改课改上进行了大量变动。信息与工程学院的专业涉及面非常广,以往的教材内容偏多,学生学习压力非常大。针对这个现象,首先在教学内容上,所有教材都进行了精简处理。课程上引用了工程思想,把与工程相关的内容精讲、细讲,把理论性强的教材删掉部分内容,突出工程性培养。

改变教学内容,展现教学活力,信息学院走的是一条理论与实践并进的教学改革之路。

“过去理论与实践是脱节的,学生学习到知识,却不知道学以致用”,李宏民感叹。

为使课堂教学效果最大化,信息学院全面利用好课堂时间,将仿真软件带入课堂,结合老师教学来进行仿真演示,与书本知识在课堂上同步进行。这项举措已经在专业课程上广泛应用,实验从机房搬到了课堂,不仅节省了大量教学资源,学生很多实际问题也得到了及时高效的解决。“书本上大部分知识都是比较抽象的,根据仿真软件,让我们直接看到结果,不仅提高了学习效率,还在让我们在整个操作过程中得到了更实际、深入的了解。”2011级学生段单在采访中说道。

信息学院的部分教师要求学生上课随身带上电脑,一边听课一边做实验。通过这样的方式,上课进行随堂实验,学生也能够直接就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更快实现“将机房搬到课堂”。李宏民对这一模式十分推崇:“一段时间后,学生就说实践应用上手容易多了。将理论教学与实际工程应用紧密结合起来,这种教学方式的成效是十分明显的。”

“因为平时一点一滴的实践积累,获得的效果也是实打实的”。2011年获得电子信息竞赛国家级一等奖的李军同学谈到自己的感受时,特别指出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方法令他受益匪浅,“老师都十分注重我们的动手能力,让我们自己慢慢探索来找到自己的方向。经过一两年的锻炼,自己的工程应用能力有了质的飞越,没有这个长期实践积累的过程,我也不会有现在的收获。”

课堂学习能够顺利“消化”?最后一关的检验至关重要。不同于以往学期末一次考试一锤定音,信息学院实行的是阶段式“过程考试”,它将书本内容分成两部分,学完一部分考一次,每学期共两次。

“这种教学模式的改革,消除了学生每到学期末就临时抱佛脚,知识却是考过即忘的普遍现象,让学生更加注重学习过程,学院学风也得到了明显好转。”信息学院党总支书记徐四星说道。

学习贯穿课堂内外

“学院开展了许多模式的课程教学,其目的是让学生的理论知识体系系统完整且深入,并能充分地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将思维中的创新精神发散开来,真正掌握娴熟的实际应用能力。这是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的根本目的。”信息学院副院长丁跃浇充满信心地说。

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成立了课程组,开展课程的改革和建设,使课程真正联系到实际、运用到实际,培养学生的综合工程应用能力。陈松老师的案例教学,吴健辉老师的工程实训,潘理老师的小组讨论等等,都是课程改革的有益探索。

“工科教育要回归到工程教育是有道理的,用实际工程运用的项目来引导学生,这样就能使学生真正接触到工程的模式”,湛腾西老师说。工程实训是课改后新增设的课程,以培养学生工程应用能力为主要目标,分年级分层次参与工程项目学习。湛腾西老师与企业进行产学研合作,拿到的项目分给学生做,组成多个小组,对项目研究进行攻关,将学生置身于真实的实践之中,模拟开发流程,并且每组都要交出成果,做出一个实际项目。

学生们对该课程的反响很热烈,上过这门课的2011级学生陈焰彬说:“工程实训让我觉得自己更接近企业,对整个项目的实践过程也更加得心应手了,相信以后就业也不会像个新手一样一无所知。大家都挺喜欢这门课的。”

为什么学生会有如此高的积极性呢?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在学习时乐在其中,他们感觉自己能有真真切切的收获。“学生在做项目的过程中,能够稳固基本点、消除盲点、培育兴趣点、推动兴奋点。把工程实训作为学习的背景,这与他们未来的工作也完全是无缝对接的”,湛腾西老师解释道。

潘理老师是以小组讨论的形式开展教学。小组讨论教学将同学分成几组,各组分别研究一个课题,并对此进行探究,在课堂上进行成果汇报,最后师生一起进行点评和讨论,让学生在一个开放自由的环境中相互成长,有所收益。

“学生对知识的探寻让老师教学更有动力,老师的解答也更加促进了学生的交流,师生关系的融洽让课堂满是活跃的气氛。”潘理老师说道。2012级罗同学表示:“我们分组进行学习,大家一起讨论、思维碰撞的过程中学东西很快,我觉得这样很有意思。学习的效率也比以前提高了许多。”

课程设置以多种形式尽量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在课程的细节上也有了很大的调整。这点在张敏老师所教的电路改革上十分明显。从本学期开始,电路改革这门课程就开始大刀阔斧地改革,除了教学内容整合删减,教学方法结合仿真软件,在任课老师的资源调配上也是“大动干戈”:将教授调到每个班级,一个班级上课的人数也从六、七十人缩减到三、四十人,使教学更有针对性。

课堂是课程改革抓好落实的一部分,信息学院全面打造教学系统,让课堂也延伸到课外。

信息学院几乎每间实验室都对外开放,各个实验室里可以看到学生们三三两两地围坐在桌子旁,或热烈地讨论,或一起对着电脑聚精会神,对有分歧的地方现场交流。老师时不时在教室中走动,不时停下来为学生答疑解惑。这些平台与教研课改有机结合,是对所有学生敞开的大门,他们在讨论中思考,在团队中实践,平时学到的知识内容,在这里碰撞出锐意创新的火花。

创新基地是信息学院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一个重要平台,主要利用课余、节假日、寒暑假的时间,有计划地组织一些重、难点内容或技术性专题讲座,一方面引导低年级学生顺利进行自主性学习,一方面要突破难题,协助高年级同学提高关键性技术水平。创新基地采用项目分包的形式,团队成员分组进行“项目驱动法”研究。

作为创新基地负责人,陈松认为:“在创新基地坚持下来的成员,都会经历由简单到复杂、从低级到高级的实际锻炼,形成较强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一步步成长,最终成为社会需要的创新型人才。”

从2005年至今,创新基地在系统、软件、硬件及文档等方面不断进行技术积累,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专业能力的有效训练与100%的高就业率都使得申请参加创新基地的学生人数不断增加。因为基地优胜劣汰的淘汰机制,不少同学直呼“压力山大”,但在基地学习的2013级成员姚旭倩向记者坦露:“相比清闲地度过四年,我愿意承担这份压力,基地强大的竞争让我收获更多,进步更快。”

学科竞赛“遍地开花”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国家级一、二等奖各2项,省级一等奖10项;全国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大赛国家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1项;第二届全国物联网应用设计大赛国家级二等奖一项;“挑战杯”、“电脑鼠走迷宫”等其它学科竞赛国家级二等奖1项、省级奖12项……

这一组荣誉,张贴在信息学院公示栏中,显得格外醒目而厚重。

2007年至今,信息学院在学科竞赛上收获了很多成果。副院长李宏民自豪地说:“这是信息学院建立人才培养长效机制的结果。我们不是为了竞赛而竞赛,只是以竞赛来检验人才培养质量。”

这样一种体制下,涌现了一大批优秀学生。陈松老师指导的学生团队在电子设计竞赛这项比赛上,已经获得了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国家级一、二等奖各2项、省级一等奖10项。其中李军、廖志立、彭能能三人组设计的LC谐振放大器远超题目要求的增益95DB,达到106DB,可将信号放大一万多倍,达到当前国内先进水平,并荣获2011年电子设计竞赛全国一等奖。

在谈到竞赛的收获时,廖志立表示,这是他在大学里做的最有意义的一件事,在这个竞赛中,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知识,还锻炼了各项实践能力。

在比赛过程中,他们一度遇到困难,器件不全、焊接问题都曾是他们获奖路上的拦路虎。电子设计竞赛的开放性意味着书本上没有他们要找的解决方法,想取得成功,只有靠平时的积累,加以不断地实践。在陈松老师的精心指导下,终于克服难关,获得了成功。如今的廖志立在中兴公司工作,负责设备驱动及产品开发的工作。他坦言:“这个竞赛的一等奖是我获得这份工作的敲门砖,没有这个奖项,我就不会获得面试的机会,也就没有现在这么好的工作。”

“长年的积累实践和三天三夜的比赛,老师都一直陪伴在学生身边”,2013级学生姚旭倩谈到自己的班主任程望斌,难抑感激之情,“程老师非常乐意与学生交流,工作也细致负责。在课堂上他最喜欢说的一句话就是‘懂了吗?’,如果我们有疑问他会讲解到我们弄懂、弄透。”程望斌和万力一起指导学生的数学建模竞赛,从2011到2103连续三年获得国家级二等奖。

程序设计竞赛和全国物联网竞赛也是信息学院学生们展现能力的舞台。李文彬老师指导的程序设计竞赛也多次荣获一等奖,激发了大学生开展计算机程序设计的兴趣,培养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信息与工程学院的教学改革打破了固有界限,促进了业界与学界互动、教学与科研贯通、理论与实践结合,不但“改”出了活力,“改”出了特色,还“改”出了成效,我们为信息学院的改革举措叫好!(学生记者/吴志奇 谭思婷)


版权所有:湖南理工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 2020     联系人:鲁老师      联系电话:0730-86488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