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季也是上岸时!随着2023年全国博士研究生招生录取工作落下帷幕,信息学院2023届硕士研究生考博升学捷报频传,截止目前,今年学院40位硕士毕业生中共有8人成功考取博士研究生,占学校2023届硕士研究生考博录取总人数的50%,分别是:任启、邹建、张毓文、李易轩、欧阳尔、李昊東、刘良振、宋益飞。
 信息学院2023届硕士研究生考博升学名单
 
  
   
    
     | 序号 | 姓  名 | 录取院校 | 录取专业 | 
    
     | 1 | 刘良振 | 中南大学 计算机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2 | 李易轩 | 华中师范大学 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 | 物理学 (无线电物理) | 
    
     | 3 | 李昊東 | 南京师范大学 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 | 物理电子学 | 
    
     | 4 | 张毓文 | 北京工业大学 理学部 | 光学工程 | 
    
     | 5 | 欧阳尔 | 深圳大学 微纳光电子学研究院 | 光学工程 | 
    
     | 6 | 邹  建 | 深圳大学 应用技术学院 | 通信工程 | 
    
     | 7 | 任  启 | 深圳大学 计算机与软件学院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 
    
     | 8 | 宋益飞 | 上海理工大学 光电信息与计算机工程学院 | 光学工程 | 
   
  
  
  
 近年来,信息学院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硕士研究生毕业人数逐年增加,考博上岸学子也同比同步增多,近三年考博升学率均达20%左右,可谓“水涨船高”。并且在录取高校中,不乏中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等著名高校。
 据悉,考博升学的喜人成绩只是信息学院研究生培养质量稳步提升的一个缩影,还有许多毕业硕士研究生就职于央企和上市企业,已成为行业骨干,还有的成长为高校学术骨干。信息学院紧抓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这一主线,将“三全育人”耦合融入研究生科研教学与日常管理闭环,创新实施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两类课程协同,第一、第二课堂全过程协同,“科科思政、人人思政”全员协同的“三全协同”育人模式。尤其是创新基层团组织建设,在研究生相对集中的IIP创新实验室、创新创业训练基地、ACM等实验室建立团支部,支部以党建带团建,遵循“传、帮、带”原则形成跨年级人才梯队培养模式,研究生培养质量稳步提升。学院每届研究生毕业生就业率均达100%,截止目前,2023届应届毕业生就业率已超70%。2022年,研究生获批省研究生创新项目7项,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SCI、EI收录32篇,其中IEEE汇刊18篇、中科院一区SCI论文5篇、二区SCI论文13篇;获全国研究生数学建模竞赛国家一等奖1项、国家二等奖8项、国家三等奖10项,连续5年获得此项赛事的国家一等奖;获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项。
 未来,信息学院将继续加强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特色化建设、内涵式发展,多措并举,守正创新,持续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争取再创佳绩。
  
 (编辑/刘钢、初审/徐壮、复审/徐丹、终审/甘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