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简介
(2024年10月15日更新)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由原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和计算机学院于2018年初合并而成,是学校重点建设和优先发展的学院之一。学院现开设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人工智能和自动化等6个本科专业,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电子信息工程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软件工程、通信工程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有信息与通信工程一级学科硕士点和电子信息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硕士生2100余人。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人员结构合理。现有教职工114人,其中专任教师和实验系列教师101人,高级职称66人,博士41人,硕士生导师60余人,有国外留学和访学经历教师20余人,双师双能型教师50余人。以“芙蓉学者”“南湖学者”“军民融合研究院研究员”等方式,聘有国内外高水平学者和企业专家近20人。建有“复杂工业物流系统优化与控制”“智能图像处理及应用”2支湖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有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湖南省新世纪“121人才工程”人选4人,湖南省高校学科带头人2人,岳阳市巴陵青年英才3人,湖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青年教师教学能手、优秀实验(实训)教师10余人。多人兼任中国自动化学会网络信息服务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智能决策与博弈分会理事、中国仪器仪表学会机械量测试仪器分会理事、中国电子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分会理事,以及湖南省计算机学会、人工智能学会、电子学会、自动化学会、电机工程学会、光学学会、系统工程与管理学会、电子信息技术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或理事。
专业建设特色明显,人才培养质量高。学院面向国家新质生产力和“新工科”人才需求,开设有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自动化等6个热门本科专业。建有电子信息与通信技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湖南省高校电工电子实践教学示范中心、电子信息类专业大学生创新训练中心、现代通信与信息系统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示范基地、校企合作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创新创业教育中心等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平台10余个。设有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通信技术、信息处理、控制技术等领域的实验分室、实习与实训基地和大学生创新基地,本科生实验室面积6500余平米。近年来,教师承担首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等省级以上教研教改项目近20项,出版“十一五”和“十二五”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2部,获湖南省一流课程9门,获湖南省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湖南省高校优秀教材奖1项。2019年-2023年,本科学生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国家一等奖、数学建模竞赛国家一等奖、挑战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竞赛亚洲区银奖等国际/国家级奖励149项、省级奖励330项。其中,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成绩尤为突出,近年来,连续五届(两年一届)获得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国家一等奖,一等奖数量多次排名全国高校前20名;2020年在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模拟电子系统专题邀请赛(TI杯)中获得一等奖1项,全国一等奖仅6项;2023年电子技术创新基地指导教师陈松副教授荣获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30周年突出贡献奖,全国仅18所高校和23位教师获此殊荣。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各本科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8%以上,部分毕业生已成长为上市公司高管、科技领军人才、行业企业专家和高新技术企业研发骨干。
学科建设具有影响力,研究生培养质量高。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为一级学科硕士点、湖南省双一流学科和博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学科、湖南省“十四五”重点学科,2022年和2023年连续上榜“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前50%,分别排名全国第92位和86位。学院建有“复杂工业物流系统智能控制与优化”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信息光子学与空间光通信”湖南省重点实验室、“三维重建与智能应用技术”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多模态健康传感与智能分析”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应急通信”湖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复杂系统优化与控制”湖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钢铁产业链物流与自动化信息技术”湖南省高校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及应用”岳阳市重点实验室、“云计算与大数据分析”岳阳市重点实验室等科技创新平台,学科科研实验室面积3000余平米。近年来,教师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军委“慧眼行动”创新成果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湖南省杰出青年基金、湖南省重点研发计划和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100余项;在《Nature Communications》《IEEE Transactions on Image Processing》《IEEE Internet of Things Journal》《IEEE Transactions on Industrial Electronics》《IEEE Transactions on Geoscience and Remote Sensing》《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电子学报》《自动化学报》《计算机学报》和《通信学报》等国内外重要期刊和国际会议发表学术论文500余篇,10余篇学术论文入选ESI高被引,SCI/EI/ISTP收录200余篇;在人工智能、无线通信、工业控制、图像处理、云计算与大数据等方面积极与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多项科研成果被采用,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获湖南省自然科学二等奖、科技进步二等奖、技术发明三等奖、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省部级科技成果奖励10余项,国际、国家专利及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100余项。研究生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论文多篇,获数学建模竞赛、电子设计竞赛国家级一、二等奖和省级一等奖等省级以上奖励近200项。研究生培养质量过硬,毕业生广泛就职于中国移动、中国电信和国家电网等国有单位,以及上海艾为电子、深圳盛视科技等高科技上市公司,近20%录取为中山大学、四川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国内一流高校博士研究生。
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将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至善穷理”校训和“三个为本”办学理念,按照学校改办大学和建设博士学位授予单位的总体部署,围绕学校“建设特色鲜明的国内高水平大学”目标,不断改革创新,持续提高学科专业建设水平与社会服务能力,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